瑞幸大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

多所高校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引发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系统2024-07-01西南大学肯高迪亚大学

多所高校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引发

   12月23日即将迎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近段时间,“多所高校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作为科教大省,我省多所高校在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也明确将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这一变化有着怎样的背景?将给广大考生带来怎样的响?“宿舍困局”又该如何?

   自2016年起,我省研究生招生总数8年来逐年上涨。根据省教育厅联合南京大学编撰的《江苏大学住宿环境》,2016年江苏省研究生招生总数为5人,到2021年,这一数字上涨为9人,是2016年的1.倍。就硕士研究生构成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推动硕士群体壮大的主力军。数据显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从2016年的2人上升到2021年的5人,而同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从224人增加到8人,翻了不止一倍。

   “每年我们都要提前向省教育厅申报下一年度招生计划,还要填报办学空间情况,包括住宿床位等条件设施都必须满足培养要求。”江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周正嵩说,目前学校学生宿舍床位能够基本满足所有全日制研究生的住宿需求。但随着学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的逐步扩大,学生宿舍资源也会日趋紧张,甚至成为响学校硕博培养的刚性制约。为此,学校将统筹考虑研究生培养规模与办学基本保障条件的适配性,一方面,适量新建学生宿舍,满足学生住宿需求;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差异和部分学生对高品质住宿条件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意愿,严格审批程序,准许部分学生住在校外。

   眼下,江苏大学的校舍供给情况相对较好。采访中,有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广州大学专业到开学前,学校宿舍维修更新稍微出现问题,或者有少部分学生延期毕业,当年入学的学生住宿安排就会“捉襟见肘”,“5年前床位比较空余的时候,包括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在内的所有研究生都可以安排住宿,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甚至全日制专硕目前都无法全部安排住宿”。

   截至目前,我省16所“双一流”高校中,今年共有13所高校提出不向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其中又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面向所有2024级专硕新生,均不提供宿舍;二是对录取的全日制硕士(中国警察大学)安排住宿,对非全日制硕士不安排住宿。总体来看,高校缩减宿舍,多数针对非全日制硕士,即招录的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例如,东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明确,学校统筹多方资源对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生安排住宿,对非全日制硕士生不安排住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录取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提供住宿;苏州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后不转户口、不调档案、不安排住宿。

   但考虑到校内上课、校外住宿带来的不便,也有高校针对性地出台了人性化措施。比如南京大学规定,2024级专硕原则上学校不提供校内住宿,学生需自行安排住宿,但将给予全日制专硕适当的交通补贴。

   “我在前几个月考研择校的时候,曾考虑过北京师范大学,但学校对专硕学生不提供住宿,学校周边租一个单间每月需要3000元左右。相较于住学校宿舍,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南京师范大学大四学生余温馨正在备战考研,但鉴于北京、上海等地一些高校不再为专硕学生提供住宿和租房补贴,她只能“忍痛割爱”,选择其他高校。

   费用增加,的确是横亘在考生面前的一大问题。根据我省高等学校社会化学生公寓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学生公寓住宿费按不同住宿条件,每生每学年0—10元不等。其中,硕士研究生住宿标准,以每生每学年1000—1200元居多。换算成每月开支,即每生每月仅需缴纳100多元。而一旦高校不再提供宿舍,学生在市场上租房的开支,将大幅增长。

   南京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徐音告诉江苏大学住宿环境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周边租一个卧室单间,一般每月需要10元左右,加上水电燃气费、物业费等,一个月的开支要10元左右。在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附近租房,每月房租一般也要1000—10元,相较校内住宿贵出不少。

   南京理工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李媛告诉清华大学参观攻略己原本与同学合租套房,但后来因同学外出实习退租,空出的房间里便搬进一位社会人员,与李媛作息时间差异较大,李媛还遇到过房东恶意克扣押金等情况。“校内宿舍管理比较规范,责任主体相对简单明了,自己和父母都更放心,也更省心。”李媛表示。

   省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丁宏认为,最近一些高校宣布对部分研究生不再提供住宿,这本身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方面,也有利于高校集聚有限资源深化人才培养、推动科教融合。但是否提供住宿,不应根据学生是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做出区分,而应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判断。鉴于此,高校为研究生提供住宿的比例,要基于深入调研进行弹性调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调降住宿比例,避免因“一刀切”造成宿舍“断崖式断供”。

   “宿舍难题,归根结底是后勤问题。高校现有的后勤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在校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推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管理是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认为,从国际上看,高校不为研究生安排住宿是普遍做法,学生普遍在校外租房居住。一些学校也会通过和社会化住宿机构合作,解决学生住宿问题。但我国大学以公立高校为主,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我国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重要职责,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业负责,还要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郑祥明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情境下,高校对研究生宿舍的安排应逐步变革,使其管理方式更加灵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交给市场运作。可由部门出面组建跨校的后勤服务集团,并依托社会力量,调动社会资源,以专业大学出版社招聘化等形式,承担本地区范围内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从而形成规模经营,降低服务成本,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运营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同时,高校宿舍还可以实行更精细化的管理,例如研究生赴境外联兰州大学临床医学开展较长时间的实习实践期间,可以考虑对宿舍资源进行灵活管理和调配。

   高校,是“宿舍困局”的k22责任人,但高校也“能力有限”。丁宏呼吁,集中社会力量,支持高校改革-k22对于招生需求较大的学校,相关部门应尽量在用地指标、专项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高校可以探索与邻近的北京大学就业中心开展合作,利用现有闲置空间建设“校外公寓”,打造“人才社区”,缓解研究生自行寻找住宿场所的焦虑,降低校外租住的安全风险及相关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