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学缘我和北大社会学
新书学缘我和北大社会学
2022年,恰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恢复重建40周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系100周年。100多年前,北大校长严复先生将“Sociology”译为“群学”,开启了中国社会学跌宕起伏的光辉历程。12年,为谋中国社会新生,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19年,在费孝通和雷洁琼等先生的努力下,社会学系在北大恢复重建。2000年,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合为一家,成就了今天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无论是100年还是40年,北大社会学的历史,都由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滋养,由师生、 同行、同道一起创造。我们同心若金,甘苦与共,大家的志向、才情、奉献,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成为北大社会学历史的一部分,也永远充满了生机和力量。
几代社会学人对“社会学中国化”理念的追求,承载了社会调查和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寄托了志在富民和文化自觉的实践和理想信念。北大社会学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起成长,在学术交流中砥砺前行,形成了诸多生机勃勃、成就斐然的领域。北大社会学的学问扎根于中国传统,紧跟时代步伐,与中国人的生活和生命融为一体。
从燕京学派的“社区研究”到北大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一以贯之的是“从实求知”的精神旨趣。在深入持续的田野中触摸到社会心态和社会底蕴,就已经超越了田野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而进入社会形态学意义上的结构和文明层次,犹如从一花一叶中看到根深叶茂的构架和春去秋来的变迁。这是用宏博阔大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去触摸、感受和探索一个个细微深沉、具有长久文明和历史积淀的小小社区的过程,是以汇聚中西学问的深厚功力在一个个小小社区中把握中国大地脉搏跃动的过程。“社会学中国化”不仅仅是这个过程的结果,更是这个过程本身。投入、展开和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严格的训练、高超的技艺和专注的精神品格,而这正是北大几代社会学人之间传承的主要内容。
学问在人,学者的识见和血气构成学术的脉延。师生、同行、同道之间的砥砺和缘分,恰如春泥沃土,把活泼的热力输入学术的一花一叶,生生不息。大学、系科和学派,都因为这些朴实的心力而成为值得为之奉献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大社会学若是根系广袤的林木,大学不要谈恋爱粒种子必成于为学之人的勠力同心。
在北大社会学系恢复重建40周年时,我们特别邀请曾求学北大社会学系的一批学者,撰文讲述了自己和北大社会学的缘分。本书所收录的篇文章在2022年由系庆公众号“北大社会学”陆续推出。这些朴实深挚的文字,饱含学子们对北大、对母系培育的感恩,也是对北大社会学育人之道的阐释。留在学子心中的学生时代,无不是社会学系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这本身就构成了一段智识和情感同样充盈的系史。
本书的作者代表了北大社会学系滋养的历届学人。费孝通先生是再造北大社会学的灵魂,而从费先生开始,学者们虽然学有专攻,却都将母系的精神品格和学术理想传播开去,激励和响了更多的后来者。40多年来,正是通过一代代济南大学全国排名学子的发扬光大,北大社会学的追求才能像灯炬一般,照亮燕园之外的广大世界。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40多年来,北大社会学人以不懈的努力继承着前辈的事业,我们也将从这里记录的历史再出发,和执着不懈的系友一道,努力书写属于中华文明的群学大义,使其辉光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