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大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西安大学

西安大学

招生简章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介绍(南京邮电大学校训)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系统2024-06-11西安大学福建工程大学

招生简章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介绍(南京邮电大学校训)

  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上什么大学一所医科全国重点大学。协和开启了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先河,依照北美南京邮电大学校训医学院的入学标准严格控制招生数量,采取小规模特色培养,合格毕业生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大学助教)。一百多年来,协和是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和培养医学精英人才的摇篮,更为中国现代医学科学各个领域输送了大批奠基人和开拓者,为中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作为中国生命科学的策源地、在中国提倡、传授和实践科学医学的发源地,协和医学院引领了中国现代医学的方向,绘就了中国现代医学的一条主线。百年间,协和医学院站起了一批医学领域巨擘,培养了中国大部分临床、护理和公共卫生学科的宗师。这里有中国质量的宝贵临床资源,中国医药卫生领域规模的学术科研体量,道器并重,举国无双。

   19世纪初,西方医学科学开始大量传入中国,外国教会在中国各地陆续办起医院。1 8 6 2 年英国伦敦会医生雒魏林W i l l i a nLockart建立了北京国内外语大学排名所西医院-北京施医院,又名“双旗杆医院”,18年雒魏林因健康原因回国。18年由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德贞Dudgeon John接任。1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双旗杆医院毁于战火,此后由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医生科龄Thomas Cochrane接办,逐渐重建。20世纪初,在中国近代医学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外国传教会医学开始衰落,为了挽回颓势,在华医学传教会采取了联合行动的方式,提出了“协和Union”理念,即多家传教会集中资金合办医学院校与医院。以此为背景,13年,六个英美传教会联合开办了北京协和医学堂Union Medical College,成为当时武汉民办大学得到中国承认的教会教育机构。

   19世纪末,美国“石油大王”亿万富翁约翰·洛克非勒父子将投资慈善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的目光投向了东方,他于1 9 0 9 年、1 9 1 4 年和15年三次派出考察团到中国。最终,考察团建议在北京创办一所高标准的医学院。15年6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元收购了协和医学堂的全部财产。16年初,洛克菲勒基金会又以12. 5万美元购买了协和医学堂附近豫王府的全部房地产建设北京协和医学院,17年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陆续将1000万美元投入到协和,4年后,幢中西合壁的建筑拔地而起。

   11年9月15日-22日,北京协和医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来自美英法日等国的名人政要以及来自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巴黎大学等学府的科学家代表们齐聚一堂,向外界展示了七年来筹备协和的所有雄心和抱负,也预示着协和医学院自此扬帆远航。16年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董事会成立,全权负责学校事务。董事会成员早期均由美国人担任,直至16年开始有一名中国人施肇基先生参加。18年6月,新成立的南京教育部在其颁布的上海纽约大学招聘批政令中宣布,高等学府的校长和绝大多数学校董事必须由中国人担任。次年4月美国董事相继辞职,选举产生的新的董事会山中国人士组成,如:胡适、张伯苓、伍朝枢、周贻春、翁文灏、刘瑞恒等。

   北京协和医学院创建之初即确立了以八年制为特色,以医学精英教育为宗旨,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办学方针,制定了建立一个与欧洲、美洲同样好的医学院,培养大学生读书流的医学人才,组建中国大学k22排名的教学队伍,装备优良的实验室,高水平的教学医院和护士学校,开展科学研究,传播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对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宏伟目标。学校强调生源的质量和基础,小规模招生,实行“淘汰制”,注重实践和自学能力。

   协和拥有一大批医学大家,他们注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以病人为中心,向病人学习”,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这里,在协和特有的气氛中“熏”着成长,内心的热忱被激发,体悟着怎样成为一位好医生。

   10年协和成立护士学校,首开中国高级护理专业的先河。护理生教育为大学本科学制,有着苛刻的选拔,较高的淘汰率,严谨的课程教学,严格的管理,培养出一批最早的高级护士。

   17年协和护理学校毕业生,左二为聂毓禅,后为护理学校杭州理工大学任中国校长

   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兰安生教授,抱着普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崇高信念来到北京协和医学院,他给中国医学教育带来的公共卫生新思想“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从此在协和扎根。他主导建立的全球武汉文科大学排名个社区卫生机构,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起点。他将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协和学生们带出了医院,走进了胡同,使他们百姓们的健康,到达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世界,改变了过去的医学观念。

   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平民教育促进会”创建者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建立了“农村卫生实验示范区”,协和毕业的陈志潜博士,带着医学救国的思想落户定县,开创了中国理论联系实际的公共卫生研究之先河。11年美国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蒲爱德在新建的协和医院,建立社会服务部,使新兴的医务社会工作有了建制化的机构,并使这个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行模式。

   建校之初,恰逢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老一辈协和人走出学堂投笔从戎,他们来到武汉,给饱受洪水摧残的灾民带来生的希望;他们组成一支支医疗队,行走在战火纷飞的抗日前线;他们远赴缅甸,随远征军在丛林间穿梭行走,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协和人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祖国为先、以民族为重的爱国情怀。

   中国医学科学院其前身为中央卫生实验院改组的中央卫生研究院,19年周恩来总理任命

   沈其震为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19年8月中央卫生研究院改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19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并,院校合一体制与科研、临床、教学相互结合的大格局从此确立,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推动医学科技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举步维艰,面临着战争威胁、经济封锁、传染病肆虐等严峻局面。中国医学科学院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攻关,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科研与预防相结合的科研工作方针,开展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国家医疗与防病治病的需求。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社会响力。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使其在教学上以高标准、严要求而著称,以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教研复合型人才而闻名。

   19年复校后更名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年更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近百年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始终坚持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的办学宗旨,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凝练出坚持医学精英教育,实行高进优教严出,注重能力素质培养的办学特色,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国防大学级别的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护理学家和医政管理学家,为我国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