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保姆刷新就业观
大学生当保姆刷新就业观
大学生当保姆、当保安,看似放下了身段,甚至有些委曲求全,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拥有了丰裕的报酬,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实质上是提升了身价。
近年来,日益火爆的中国家政市场出现了一支高学历生力军。与传统的中年妇女保姆不同,这些本科生、研究生拥有一定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受到不少年轻家庭的欢迎,甚至出现“一人难求”的情况。(国防科技大学前身)
传统观点认为,保姆即为仆人、佣人,身份卑微,地位低下,求职者一般不愿放下身段从事这类工作。想当初,2002年重庆市首批经过专业化训练的大学生保姆出现在家政市场,2003年由上海家政联盟引进的班主任评语大学批大学生保姆浩浩荡荡地进军上海,赚足了眼球,也引发了争议,触发了到底是“人才浪费”还是“人尽其才”的反思。一部分人认为,让大学生去当保姆,是“病急乱投”,不仅难以让人从心理上接受,也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事隔多年,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传统服务行业就业,类似“大学生当保安”“大学生当保姆”等已是屡见不鲜,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人们,依然难以接受大学生当保姆。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趋势。高学历人才进入传统服务行业,既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据了解,现在的家政人员早已不再局限于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常规技能,还要懂社交、理财、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甚至要求能教孩子中文、英文等文化课。随着社会发展,保姆化身为家政服务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可上岗,某些高校也纷纷迎合市场需求,开设了专门的家政服务类专业。这意味着,保姆作为一种职业正在经历着巨大变革。
当前,家政市场需求越来越精细化,出现了“价格看涨”、“学历变高”、“年龄变低”等新趋势,普遍需求“一岗多责”全方位服务的家政人才,为有志于家政行业的人士提供了广阔发展平台。近年来,面对“未富先老”的社会难题,“人口红利”带来的挑战,以及新生儿人口的增加,家政行业迎来发展机遇。这不仅吸引了高学历人才加入,也为人才创业提供了丰厚土壤。今天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优化,“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有了更好条件。更多本科生、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成为家政服务行业的就业创业主体,势必会带动家政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成才之路亦是缭乱纷繁。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求职时不再只“盯”着高薪职业,而是依据市场需求放下身段,务实地寻求人职匹配,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其实,放下的是身段,提升的是身价,这是他们适应社会、调整角色的务实选择。他们看似放下了身段,甚至有些委曲求全,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拥有了丰裕的报酬,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实质上是提升了自己的身价。正所谓,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出光彩。无数社会实践证明,无论在什么行业、岗位上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踏实肯干,发挥出专业特长,都能实现自身价值并赢得社会尊重。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素质人才,凭本事吃饭并不丢人,不应简单地以传统价值观评判现实的就业选择。